中国文学史上的“建安文学”是指从建安(建安为汉代咸安帝年间,公元196-公元220年)到末期的时期魏明帝(公元239年)文学。
这一时期,曹氏一统天下,曹氏晋级,掀起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文人创作的高潮。代表作家主要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霖、王灿、徐淦、阮宇、应延、刘震)和蔡妍,等。他们继承了汉月府民歌的写实传统,一般采用四字或五字的形式来作曲。
建安文学是曹操开创和倡导的。
彼时,东汉末期,王室衰落,战乱频发,百姓流离失所悲惨,儒家也开始失去主导地位和支配地位,文学开始摆脱原始道教的桎梏。以曹操为首的曹氏家族,早已有反传统思想。他们不再把文学当作解读经典的工具,而是重新审视文学的价值和功能,回到文学表达的原始轨道。
以曹操为首的曹氏集团控制着朝廷的权力。曹操本来就是大英雄。他不仅具有政治和军事才能,而且在文学方面也写出了好诗。正是在文人曹操的推动下,建安风格得以流传千古。
曹操率先突破了儒家的局限,用通俗易懂的乐府风格创作诗歌,表达现实,表达个人强烈的情感。
因为曹操的名气和独特的艺术眼光,很多人追随他,北方文人也积极响应。最著名的是建安的七个儿子和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这些人的创作风格相似,形成了一个无组织的文学团体,史称建安文学。
那么,曹操的诗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曹操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在以曹操为首的建安文学中,说曹操诗占主导地位一点也不为过。俗人认为,建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是曹操。
世界上流传着曹操的20多首诗,都是乐府式的。主要内容: 一是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抱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如“龟寿”、“单格星”、“星禄星”;一是唱着祖国壮丽的河山,如《望苍海》;一是表现百姓苦,如《好礼行》、《苦寒行》等。
曹操的这两打诗是建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曹操的诗歌展现了建安文学的独特风格:反映社会现实,抒发心境,气势磅礴,慷慨悲怆,质朴苍劲。历史上被称为“建安的脊梁”。
由于曹操以帝统诸侯,制定了“外治武,内兴文”的方略,建安文学一度繁荣兴盛。应该说,建安文学留下了独特的文学遗产,是文学史上光辉的一页。对今后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建安文学充分展现了个人强大的生命精神。这种通过文学表达个人独特而强烈的情感的方式,具有持久的艺术魅力和价值。它一直流传至今,也成为后来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
当然,这归根结底还是要感谢曹操这个人。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文章来源:《文学少年》 网址: http://www.wxsnzz.cn/zonghexinwen/2021/0712/1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