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记者姜晓斌
1920年,21岁的瞿秋白被任命为晨报特约记者,开始了对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考察。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被写成一本书《新俄罗斯游记》,记录了一个伟大的灵魂为了探索祖国的真相和未来,寄托理想和抱负一个革命者。
19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上海领导创建了一个文学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作家之一姜光慈的中篇小说《少年游子》,以书信的形式展现了“5月4日”到“5月30日”的中国社会现实。他说,无产阶级革命不仅解决了面包问题,而且为人类文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抗日战争时期,肖军的小说《八月村》在新文学史上首次描写了人民群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领导下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故事。中国共产党;之后,李英茹的《野火春风打古城》《铁道游击队》,马锋和奚蓉的《吕梁英雄》,邢烨和于山的《平原游击队》,《隧道战》。李克、李维涵……无数文学作品交织在一起,成为抗日战争的全景史诗。
近日,作家出版社出版了《红色经典影印本第一版》。 60部红色经典以文学的方式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壮丽历程。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吴以勤介绍,《文库》邀请著名评论家、文学史家、编辑等组成编委,反复研究、筛选、加选文章,最终确定为入选书籍。这60部红色经典,既有当代性,也有文学性,也有历史性。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何少军表示,中国革命100年来风云变幻,文学思想不断变化,使作家不断调整思想,不断修正作品。因此,许多作品都有多个版本,但最有价值的是原版,它保留了最真实的历史印记,见证了文学与历史最密切的接触。
这是中国出版史上第一次如此大规模地影印第一版红色经典。看着带着历史感的影印封面,我们仿佛又回到了文学和历史的场景。
著名文学评论家梁红英说,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本身就是文学革命的倡导者和革命文学的实践者。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开启了中国文艺的新纪元。 《图书馆》中许多作品的作者,既是革命斗争的见证者和见证者,也是现当代文学的创造者和作家。
周立波的《风暴》、丁玲的《桑干河上的阳光》反映了土改斗争;陆竹国的《上甘岭》和薇薇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描写了抗美援朝;沉希萌的《霓虹灯下》《哨兵》、李准的《李双双传》、艾武的《百炼钢》、刘青的《创业史》、郭小川的《甘蔗林-绿轴》、李颖的《红柳集》等,载时代。呼唤和呐喊。
许多文学作品诞生于特定的时代。它们原本具有阐释革命历史、激发群众革命热情的诉求,但由于其艺术成就,成为流传至今的名著。
夏言的《保神宫》以辛勤工作“陆差邦”等一天紧张的生产生活活动为线索。它按时间顺序书写,揭露了帝国主义对中国工人的残酷压迫和掠夺。它很短,但令人震惊。 .孙立的《白洋淀编年史》,在描写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积极生产、学习进取的故事时,以乐观沉着的笔触实现了思想意义与艺术价值的统一。赵树礼的《三里湾》充分运用了叙事手法和中国传统小说的手法。人物语言通俗化、形象化、个性化,深受群众欢迎。
“从大文豪创作的红色文学经典中,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理想的光辉和信念的力量。”梁鸿瑛说:“文学是人文科学,经典作品的成功体现了作者在人物塑造上的努力。”
在柔适的《二月》和巴金的《重生》中,我们看到了知识分子追求光明和进步的形象。通过他们,作者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对人性的窒息和压抑,以及知识分子的出路,鼓掌鼓励他们从迷茫走向觉醒。
在解放区作家的写作中,农民具有更强的革命意识和主角意识。在周立波的《风暴》中,觉醒的农民赵玉林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变成了一名党员;郭全海的坚强性格和高度政治觉悟是大变革时代赋予的。
李准所描述的李双双是农村女当家的形象。在她的身上,不再有鲁迅作品中祥林夫人的麻木和无助,也没有《二月》中温夫人的尴尬和无奈。性格凶悍的她,享受着新社会带给她的平等和欣喜。
1953年,20岁的王蒙写了小说《青春万岁》,用热情的笔触描绘了1950年代初期的一群女高中生。他们呈现出新旧时代,年轻人独特的精神面貌,以青春的朝气和力量震撼了文坛。
文章来源:《文学少年》 网址: http://www.wxsnzz.cn/zonghexinwen/2021/0707/1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