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远明 杜鸿浩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合上《时间的压力》,再回味卷首钱起的这句千古绝唱,感觉对夏立君那丰沛的历史感更多了些理解。书中,夏立君和古人平视对话,他怜悯李斯,崇敬司马迁、屈原,喜欢曹操、陶渊明、李白,警惕商鞅……在夏立君的笔下,古人无不形神毕肖。
看过书的读者会好奇,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才能写出这种有大局有细节、人性充沛的文章?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约访了该书的作者,山东省作协散文委员会主任、日照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主席夏立君,听他聊聊自己的文学梦和人生经历。
一个和古人有关的文学梦
2008年深秋,上海松江小昆山镇荡湾村,一个中年男人在明末少年英雄夏完淳的墓前深长痛哭。
这个为古人痛哭的男人,就是夏立君。他曾在书中写道,这场痛哭,“我张开了喉咙,放声大哭,热泪长流。”哭罢,“头昏脑胀,四肢尤其是手指发烧发麻。”
这份对古人难以自抑的感情,萌芽始于夏立君的儿童时代。
夏立君1962年生于山东沂南一个闭塞的村庄里,家里很穷,基本闻不到书香,但夏立君偏爱阅读,尤其喜欢读历史。
没有书,夏立君就读哥哥的课本,还常去村里的知青点借书读。那个时候,历史读物很有限。出于天生对文字的渴望,他逮到什么读什么。像一些《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小册子,夏立君都看得津津有味。“小册子里原始人举着木棒追逐野兽的图片,就引发了我儿童式的苍茫情感,久久不能释怀。这或许就是创作《时间的压力》的远因。”夏立君说。
阅读,先于写作,又作用于写作。上初中后,夏立君的作文便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作文课上总是拿他的文章当范文念。这一经历亦是激励他走上文学路的一个因素。
回忆起少年时光,夏立君说:“我后来的写作,往往都和历史有关联,少年时代历史方面的知识修养在我的创作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从文学票友到专职作家
看夏立君的文学路,可以将其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即夏立君52岁前,这个阶段的他,一直是业余创作状态。1981年临沂师专毕业后,做了十余年教师。1997年,他赴新疆支边,在喀什一所学校任副校长,一去就是三年。从新疆回来后,夏立君又在媒体行业工作了20年。从1980年代初期开始发表作品算起,到50岁出头时,夏立君只出版过两本书,但像《在西域读李白》《时间之箭》等文章却有不小的影响,有的文章入选大学语文课本、中学语文读本等。夏立君笑道:“长期以来,我就是个文学票友,创作成就很低。”
52岁后,夏立君的文学创作进入第二个阶段。他向单位提出申请,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创作中,最终花费了五六年时间完成了《时间的压力》。《时间的压力》是一本历史散文,书中的每个古人,夏立君都要花费半年以上的时间查阅资料、写作。就拿李白来说,夏立君写他用了五万字,这其中下的功夫之深可想而知。
2017年6月,《时间的压力》获第二届“《钟山》文学奖”,8月,又获第二届“林语堂散文奖”,12月由译林出版社结集出书。2018年8月,《时间的压力》斩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
回想自己的这大半生经历,夏立君是充满感激的,“感谢生活的磨难。文学创作和个人的阅历经历密不可分,这些经历都丰富了我的人生,我的各种创作,散文、小说,乃至我的新闻写作都和这些经历密切相关,都是建立在这些经历基础之上的。”
充满在场感的历史写作
夏立君的散文,给我们一种生动的在场感。而要达到这个高度,需要作家系统的知识储备,以及卓越的哲思能力。
知识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就完成的。赴疆之初,夏立君把行李一减再减,就为了装下《李太白全集》和《史记》。他认为,没有比在西域读李白更好的环境了,在新疆的三年时间里,夏立君将《李太白全集》读了再读。50岁后,夏立君自觉已经勉强算是个读书人了,但仍需补课,需要系统深入研读,他又开始研究西方现代哲学、心理学。这对于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解读中国古代人物有着极为重要的观照作用。
文章来源:《文学少年》 网址: http://www.wxsnzz.cn/zonghexinwen/2021/0424/1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