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王朔?《致女儿书》
“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这是一位教育专家的名言。笔者自从当了母亲之后,闲暇之余也开始关注各类育儿书籍,除了饮食搭配之外,看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培养孩子的性格和心理。
因为在笔者的育儿观念中,性格和心理的培养远胜于能力的培养,人的能力有大小这是肯定的,而且能力的大小并不等同以后人生幸福的多少。一个性格和心理健全的人更容易接纳社会,也更容易被社会接纳,他的幸福指数自然高一些。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长大之后之所以取车很大,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父母的教育。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育儿经,都在用自以为正确的方式去爱孩子。
熟不知不恰当得表达方式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中
国著名作家王朔因为少年缺爱,他与母亲结怨30年,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孤独的童年
熟悉当代文学史的人从文学作品认识王朔,熟悉影视圈八卦的人从王朔与徐静蕾、王子文的感情史认识他。笔者认识的王朔是一个作品销量可观但作品主题一直存在争议的作家,他的代表作有《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顽主》等。
把王朔从文坛推到大众视野的是改编自他作品的影视作品,比如大火的《甲方乙方》就是改编自他的《你不是一个俗人》,至此王朔还在娱乐圈有了一定的地位。
在大众面前他是成名成家了,但在他个人的生活中,一直有一个痛点,
那就是他跟母亲的关系
。按理说母子关系应该是世界上最亲密无间的关系,但王朔和母亲的关系则有一些不寻常之处,就像引言中出自他作品的自述。
王朔是部队大院成长起来的人,在有些人的眼里,那个时候的部队大院就是幸福的代名词,因为他们早早地摆脱了物质匮乏的生活。虽然王朔的童年丰衣足食,但
他的童年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而失去了童年的幸福。
父亲是军人,母亲是医生,看似十分幸福的家庭却也是矛盾多多。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母亲的陪伴就是最幸福的事,那段在母亲怀里撒娇的时光是所有人最共同的幸福记忆。
所以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母亲的形象多数都是温暖又慈爱。王朔却没有,提起母亲,他总是带着解不开的心结。
众所周知,医生本身就是一个比较辛苦的职业,白班夜班来回倒,遇到紧急突发情况根本就没有休息时间可言。加上王朔的母亲年轻时事业心比较强,她花在家庭上的时间和精力就十分有限。
悲伤的记忆
从王朔的很多作品中或多或少的都能看到他童年生活的影子,而且在他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也曾经提及过自己记忆中的生活。无论是文字片段还是只言片语,
王朔自己记忆中的童年记忆多数都是悲伤的。
王朔在一岁多的时候就被送去了保育院,尚在牙牙学语的阶段,他就脱离了母亲的怀抱。都说孩子是谁带大的就跟谁亲,一点也不假,早早离开母亲的王朔从小就在感情上与母亲比较疏远。
渐渐长大的王朔看到别的孩子都有母亲百般呵护,他也渴望获得母亲关注的目光,只不过他想要引起关注的方式比较特别,那就是淘气,通过不断的闯祸惹事让母亲不得不关注他。
母亲因为事业心比较强缺少对孩子的陪伴,王朔的父亲非但没有用父爱弥补母爱的亏欠,反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部队出身的人擅长用拳头说话,王朔父亲把部队那一套不服就打的带兵理论用到了教育孩子上。所以每当王朔回忆起童年时期的父亲时,说的最多的就是挨打。
别说是王朔,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没有不打孩子的父母,也没有不挨打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父母的标准口头禅就是不打不成器,区别只不过是打的轻还是打的重,王朔的父亲是打的重的那一种。
父亲一贯的打骂式教育方式和母亲的缺席,导致王朔的童年没有任何幸福可言。
等到了青春期的时候,王朔的叛逆心理就更强,旷课打架屡教不改,气急败坏的母亲冲他大吼大叫,王朔也不甘示弱的顶嘴,情急之下母亲抬手打了王朔一耳光。这一耳光不仅打在了王朔的脸上,也打在了王朔的心上,没有打断他们母子的关系,却打断了他们母子的感情。
文章来源:《文学少年》 网址: http://www.wxsnzz.cn/zonghexinwen/2021/0323/1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