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第一、二章作业
一、判断题
1、幼儿文学是以3-6岁的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
2、幼儿文学是儿童文学中特点最鲜明的文学。()
3、幼儿文学主要是供3至8岁的学龄前儿童阅读的文学。()
4、童年文学是供6至14岁的儿童阅读的文学。()
5、少年文学是供11、12岁至18岁的少年阅读的文学。()
6、儿童文学中最古老的两种文体形式是儿歌和寓言。()
7、童谣和儿歌的含义是一样的。()
8、幼儿文学要向幼儿传达日常的生活知识。()
9、幼儿的生活圈相对比较狭窄,幼儿文学不需要传递社会的道德规范。()
10、幼儿文学有助于疏导幼儿的情绪。()
11、教育是幼儿文学最为重要的品性。()
12、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对于鲜明、生动、具体形象,有变化的事物,容易引起无意注意。()
13、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要到8岁以后才开始萌芽。()
14、幼儿时期是言语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15、幼儿在欣赏作品时,往往出于感受的本能,首先注意到艺术表现内容能够和他们对客观生活的熟悉程度。()
16、郑旭旦最早提出了儿歌是“天籁”的观点。()
17、故事是人一生中最早接受的文学样式。()
18、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率真自然、音乐感强、简明易懂的作品。()
19、儿歌之所以能够穿越时空,成为深受小朋友们喜欢的文学样式,缘于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特殊的作用。()
20、音韵和谐是儿歌的生命,节奏鲜明是儿歌的灵魂。()
21、句式的变化以及句子字数的变化也是形成儿歌和谐节奏的手段。()
22、从儿歌的来源看,可以分为民间流传的儿歌和作家创作的儿歌。()
23、从儿歌的内容看,主要可分为知识儿歌和生活儿歌。()
24、游戏歌是专指配合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儿歌。()
25、比喻是使儿歌走向生动有趣、富有灵气神韵的有效途径。()
26、儿歌不能简单地添加口号式的结尾,可以适当地拔高。()
27、儿歌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比喻、拟人、反复、对比、夸张、设问、摹声、白描、起兴等。()
28、每首颠倒歌必然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具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内容。()
29、谜语歌同一般的谜语一样,由谜面、谜底两个部分组成。()
30、儿歌的题材由于受某些限制,影响了儿歌创作主题的多姿多彩。()
二、材料分析题
1、下面是幼儿童话《岩石上的小蝌蚪》的原稿,请对照定稿(见教材“幼儿童话选读”)阅读,仔细想象为什么要这样修改,定稿是如何体现幼儿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的。
碧绿的田野上有一个光秃秃的小山坡.光秃秃的小山坡上有一块黑灰色的大岩石。这
岩石的浑身土下硬梆梆的,连一棵草也站不住。可是,一个雨后的清晨,岩石上一个小小的积水洼里,忽然有了两只活活泼泼的小蝌蚪.它们把小小的身子愉快地扭动着,睁着两只黑晶晶的眼睛,打量着四周黑灰色的岩壁。
“小东西,这是你们玩的吗?”岩伯伯尽量压低嗓门。可是小蝌蚪还是吓了一跳,一会儿又嘻嘻地乐了,“真像打雷一样呢!”小蝌蚪想。
“是一个圆脸蛋的小哥哥让我们呆在这里的。他喜欢我们.要把我们养成大青蛙。可是把装我们的瓶子打破了,他让我们在这里等他。他马上会来接我们的。”一个小蝌蚪快嘴快舌地说。
“他要拿一个非常漂亮的杯子,一个有许多绿色水草的杯子。”另一个小蝌蚪连忙补充。“哦.是这样!”岩伯伯沉吟了一下,抬头看了看天空,太阳渐渐升高了。“可是,等一会儿,太阳会把这点儿水晒热的。而且……”岩伯伯看了一下快快活活的小蝌蚪,没再说下去,只是昂起头尽力往路上看.小男孩该来了吧?
一只小狗达达达跑来了。天真热.它看见岩石上那洼清水.就伸出了舌头。“哦,别!别!”岩伯伯马上叫起来。小蝌蚪吓坏了,索索地缩成一团。小花狗也吃了一惊:“原来是你们呀,这水很快就会干的呀,你们怎么办呢?快点儿,我带你们下山去吧!”
“不,我们在等小哥哥来接我们,用有水草的漂亮杯子接我们,我们答应在这里等他的。”两个小蝌蚪一起说。
“哦,是这样!”小花狗点点头,舔舔舌头,下山去了。山下有的是小河,河里有的是水。太阳升高了,水渐渐变热了,小蝌蚪浑身不舒服起来。只好使劲甩动着身子。岩伯伯皱了皱眉头,叫住一只刚从身边走过的鸭子,让它把小蝌蚪送回河里去。
“当然可以,你们可伏在我的背上,我正要到河里去快活快活呢!”
文章来源:《文学少年》 网址: http://www.wxsnzz.cn/zonghexinwen/2020/1107/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