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预告 |《传记文学》2020年第10期总第365期
封面专题
▼
战争与和平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韩子勇(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
2020年9月27日,运载117名英烈遗骸的编号01的运20专机降落沈阳。英烈回家了,他们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70年前,他们跨过鸭绿江,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三年时间,从长津湖、上甘岭到龙源里,他们以血肉之躯诠释了新中国军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和伟大形象。三年时间,他们尽管武器装备落后,吃的是“一把炒面一把雪”,可最后硬是把“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打到谈判桌上来。在这场书写了豪情与勇气的战争中,数万将士长眠异国他乡,对国人来说,这是一个永远的痛。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中国人民志愿军。他们也有一个最美的称谓:“最可爱的人”!
文艺也从未缺席这场战争。几乎与战争同步,中国文学艺术界以笔为武器开展了另一场“抗美援朝”。其中仅在战争期间,中国文联、志愿军总政治部多次组织作家、艺术家赴朝开展慰问、采访和创作活动。一般而言,即时性描写战争进程的文学创作最初一定是以简短的通讯、诗歌、短篇小说为主,而从整体上看,一切文艺都是宣传,在彼时语境中,自然也就有了充足的合理性。待到战后,主题表达向度上的总结与反思以及审美形式营构上的丰富与多元往往会成为主流或主调。我国的抗美援朝文艺创作也大体延续这一规律与路径。无论战中还是战后几年内,文学创作中的赞歌模式以及由此而不断生成的对于家国主题、英雄主义和崇高意识的表达,作为创作中的绝对主流凸显其在“国家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中美之间在国力和武器装备上的巨大悬殊,注定了为“保家卫国”而被迫出兵朝鲜的志愿军,在具体地面战争中要遭受远大于对方的巨大牺牲。几乎每一次攻坚、突围、阻击,中国军人都以超出极限的勇敢、巨大牺牲和史无前例的悲壮来定格一段历史。从长津湖战役中被冻成冰雕的阻击(“冰雕连”),到上甘岭战役中成建制被炮火震亡的某排战士,从二次战役中松骨峰上打至最后的肉搏战,到黄继光、邱少云等烈士的壮烈牺牲,都在充分表明一个事实,即朝鲜战争的残酷远超一般人想象,它不仅大大改变了人类对于人与战争关系从具象到本质的更深层审视与思考,也激起了人们对内在于其中的“人”的本质与潜能的再认识。20世纪50年代,由随军记者与文学名家为主力军所组成的这支文艺队伍,其核心要义是以典型战事、典型人物、典型故事为主抓手,旨在表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灵魂所在,并以此为“武器”加入到讨伐美帝国主义及其帮凶的阵营中。对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勇敢与牺牲精神的文学表达,是抗美援朝文艺创作核心主题。
从整体上来看,这一时期的此类文艺创作大都洋溢着一种雄伟、庄严、乐观、高昂的艺术风格,其书写对象毫无例外地大都指向志愿军军队和军人,并从中表达对美帝霸权主义的无尽憎恨和对新中国及子弟兵们的无限崇敬。而从主题实践向度来看,中国传统的美善情怀和爱国精神,战争环境下由尖锐冲突所生成的生命意志力(特别是悲壮之美、牺牲精神),保家卫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被作家们以虔诚之笔融入文本中,从而在整体上生成一种那个时代文学所特有的文本格调—— 一种以家国情怀为中心的、超越个体担当型的崇高美。其中,以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巴金的《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电影《上甘岭》、歌曲《我的祖国》为代表的一批抗美援朝文艺作品聚焦战争环境中的典型事件、人物及其互联关系,表现出了足以感染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向内深度指涉的而向外又大幅拓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抗美援朝战争已成历史,但抗美援朝文艺永不过时。其中,电影 《上甘岭》至今依然备受国人喜爱,电影插曲《我的祖国》在今天依然在大江南北传唱。一部电影、一首歌曲,作为诞生于特殊时期的两部文艺作品,它们所承载的丰富的历史内涵、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所焕发出的巨大艺术感染力,再次将“何谓经典”、“经典何为”的问答诠释得淋漓尽致。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重审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文学表达的遗产价值、伟大意义,自是题中应有之义。为此,我刊2020年第10期特别推出“封面专题”《战争与和平》,邀请张艳庭、杨庆华两位学者分别对抗美援朝文艺、电影《上甘岭》拍摄过程作细致梳理,邀请周长行、刘欣欣、顾人杰三位学者分别讲述乔羽、刘炽、郭兰英作词、谱曲、演唱的幕后故事以及他们各自的人生历程,以此纪念那段非同寻常的历史。
文章来源:《文学少年》 网址: http://www.wxsnzz.cn/zonghexinwen/2020/1024/801.html
上一篇:时光里的两枚邮票
下一篇:“读阳刚文学,为少年补‘钙’”,杭图少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