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凹凹斗儿
小时候,每当盛夏的雨后,我和小不点儿、小强、小四头等一般大的伙伴玩得最多的游戏就是——摔凹凹斗儿。
现在总结起制作凹凹斗儿来,只须三道工序:一是取黄土原料,就着雨水和泥揉成坯子;二是将坯子捏成巴掌大的“烧饼”;三是将“烧饼”的周围卷起三指高的边缘,其形状就像圆形玻璃的烟灰缸。其玩法有三条规则:1、用“呵喽喽”或者称“呵儿喽头”(唐山人的口语) 即:按照锤子·剪刀·布的手势决出排序。2、头者为挑战方,末尾的为应战方,轮流上场。3、双方以泥坯为赌注,挑战者叫阵:“凹凹斗儿,漏不漏?”应战者可以应答“漏!”或者“不漏!”然后再看打赌结果。如果应验了,应战者收缴失败的凹凹斗儿;反之,挑战者赢得赔补窟窿的泥坯。
我们一般选在西大院门口右边的长条大石台上赌战。那石台足足有一扁担长,两个水桶宽。它是老人们用来坐下歇息用的。只要是盛夏时节雨过天晴,你看吧,我们几个小玩闹就由土坑取来黄泥围在大石台上,像大人们蒸馒头揉面似的忙活。当凹凹斗儿捏成后,打头的挑战者小不点儿神气十足地站在石台上,将自制的“杰作”举过头顶高声问道:“凹凹斗儿,漏不漏?”末尾的应战者小强勇敢地应答:“不漏!”只见小不点儿纵身翘起两脚跟,就在那凹凹斗儿高擎到顶点的刹那急速翻手,将“杰作”摔向大石台的平面处,只听“嘭”的一声猛然扣响。“好啊!”众人齐声喝彩。你就看那凹凹斗儿的底部吧,被摔得泥点四溅,活像个大肚弥勒佛的笑脸,嘴巴乐开了花。再瞧瞧小伙伴们一张张被稀泥飞溅的小花脸,惹得我们那是哈哈大笑。小不点儿乐得了岔气,捂着肚子直叫疼,依然指着落地开花的凹凹斗儿命令道:“给……给我补上补上!”小强只好愿赌服输,服服帖帖忍痛“割肉”地将那漏洞补严。紧接着由第二轮挑战者、应战者上场。直到有人输光了泥坯下台为止。
那时玩摔凹凹斗儿儿这游戏,我是胜多负少。因为我找到了其中的小窍门:第一,选好原料。一般我选择在西大院挖防空洞废掉的土坑的黏土,软硬适度,捏成的凹凹斗儿效果好。第二,做好造型。必须捏成底薄、边厚、沿平,才能成功率高。第三,选准平面。使石台的平面与凹凹斗儿的平沿全面地吻合,才能保证空气冲破斗底迅速炸开。第四,高举、速翻、猛摔。“高举”和“速翻”是为了防止凹凹斗儿自由落体演砸了;“猛摔”是为了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做到落地开花。第五,应战时,将自己的泥坯放在石台的平整处,逼迫对方摔向不平处,客观上促其失败。第六,总答“不漏”。要知道,摔不漏容易,还得赔全泥;摔漏难,微赔付,有看点。
你也许会问,摔凹凹斗儿的游戏为啥选择盛夏的雨后?主要有三点优势:一是取原料和泥方便;二是能赤膊上阵好洗;三是用雨水好打扫战场。若是战场打扫得不干净,石台上的泥被晒干了就不好清洗,那样的话,会遭到大人的唾骂的。
算起来儿时玩过的游戏有百十种吧,说来说去,就数这“摔凹凹斗儿”记忆深刻。那时,鬼头鬼脑的小不点儿,从中还使了不少坏。例如:趁你叫暂停去水泵喝水或者去茅房撒尿得空儿,他就往你的泥坯子或者凹凹斗儿里撒些尿;还有,在他高举凹凹斗儿趁着都注意落地开花的刹那,他却假装失手,故意将自己的凹凹斗儿丢在谁的后脑勺上,弄得满脑袋泥糊糊的,故意找乐子……
一转眼,这些都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可啥时候想起来都让我开心不已。为了纪念“摔凹凹斗儿”这个老儿戏,我专门作了一首题为《摔凹凹斗儿》的小诗:
一抔黄泥戏手中,
底薄边厚周沿平。
漏与不漏开挑战,
回答不漏敢接应。
高举信心速翻摔,
嘭然扣响叫好声。
溅得花脸大家乐,
赔补窟窿见输赢。
陈国勇,男,1957年12月5日出生在唐山市。有近千篇新闻稿件和文学作品先后在《开滦矿工报》、《开滦日报》、《矿工老哥》、《唐山劳动日报》、《唐山日报》、《唐山晚报》、《唐山广播电视报》、《河北法制报》、《河北工人报》、《河北日报》、《中国煤炭报》、《中国少年报》、《词刊》以及《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刊登和广播电台、电视台播发,并且多次在征文中获奖。其中歌词《兵马俑》在年被评为二等奖;歌词《一座大山三个兵》被河北省音乐文学学会评为2014年度《燕赵词作家》报十佳歌词;情景剧·诗朗诵《唐山大地震》被河北省委宣传部评为二等奖;小品《鲜花送模范》由唐山市市俏夕阳舞蹈队在北京电力公司2013年春节职工联欢晚会上演出。(记录者:李增林)
文章来源:《文学少年》 网址: http://www.wxsnzz.cn/zonghexinwen/2020/1014/741.html
上一篇:美国女诗人获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一起回顾历年获
下一篇:福建文学好书榜评选:把题材富矿变成精品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