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土到掉渣,也不俗不可耐。”
脱口秀“种子选手”五条人打破了许多人对摇滚乐的直白想象:他们不呐喊,不狂躁,只是直白地表达当下的情绪。
想唱就唱,想跳就跳,说走就走,从来不按套路出牌的五条人,用快言快语夺下了众人的心。
(这个夏天的热门“金句”,图源:综艺《乐队的夏天》)
后台,他们踩着人字拖入场,困了就躺在沙发上,丝毫不介意无处不在的镜头;首轮比赛,他们任性换歌,仅凭手风琴起调的一个音就让全剧组陷入混乱,导演差点饭碗不保。
事后,向pd表达歉意时,仁科再次语出惊人:“你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
(仁科的另类安慰,图源:综艺《乐队的夏天》)
自在随性的五条人,着实让人恨不起来,毕竟,人人都向往一个有趣的灵魂。
说起音乐圈内的“语言大师”,不得不提唯一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
如果鲍勃·迪伦参加节目,一定也是个足以让马东哑口无言的“狠角色”:他喜欢叼着烟接受采访,不断插科打诨说着各色俏皮话,甚至东拉西扯胡说八道一通乱侃——比如,在新闻发布会上大谈“烟灰哲学”。
当记者问及如何看待采访这件事儿,迪伦先是借“我可能把烟灰掉在身上”转移话题,又在记者的穷追猛打下信口道来:“烟灰覆盖了我全身,我被掩埋了,我与自己失去了联系,所以我不知道具体身处何处”。
连打太极都自洽得让人无可反驳。
(采访现场,图源:鲍勃·迪伦1965年新闻发布会)
巧合的是,五条人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曾表达对鲍勃·迪伦的喜爱:
“我们喜欢鲍勃·迪伦的精神。”
那么,鲍勃·迪伦的精神是什么?
或许,我们可以从新近出版的鲍勃·迪伦唯一流世文学作品《狼蛛》中找到答案。
被阅读塑造的音乐人:
兜兜转转圆梦文学殿堂
《乐队的夏天》首轮比赛播出当天,五条人因幽默有梗的采访一夜出圈,而“喜提热搜”的仁科却在作家张晓舟家中读齐泽克。
踩着人字拖入场的仁科,看似放荡不羁,其实是深藏不露的“文艺青年”:他读福楼拜、米勒、卡佛、卡尔维诺,着迷于千变万化的文字表达。
仁科和茂涛在书里一点点积淀能量,辟出专属于五条人的动人表达。
可以说,无论是音乐的呈现还是语言的输出,阅读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如今的五条人。
个性十足的乐坛前辈鲍勃·迪伦同样保持着惊人的文学自觉。
鲍勃·迪伦自小就热爱读书,不仅横扫家中藏书,更是整日泡在学校图书馆里贪婪地吸收能量,他的妈妈说:
鲍勃静悄悄地待在楼上当了十二年的作家。他把所有的书都看过了。
上大学后,他在文青圈子里搜刮市面难觅的唱片、最新潮的垮掉派作品,而且不惜做出窃书不算偷之类的糗事。
据学弟爆料,明州大学图书馆每一本兰波的书背后的借书条都有齐默曼(鲍勃·迪伦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的名字,英文版、法文版都有,还用同样的墨水乱划杠杠。
他着迷于诗人们的文字碎片,也攫取严肃文学的深沉思索。从古典文学到先锋文学,从凯鲁亚克到格思里,迪伦藉由阅读不断拓宽文学的边界。
《狼蛛》中文译者罗池作出了精准的评价:迪伦像一块疯狂的海绵。
有输入就有输出。然而,这个阁楼里走出的文学少年却是以歌手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背上吉他,吹着口琴,砂纸般的嗓音唱着不羁的歌谣,似乎正在远离书本里的文学世界。
1964年,23岁的鲍勃·迪伦走上词曲创作的巅峰,还开始着手写自己的第一本书——《狼蛛》。这本迪伦唯一的文学作品里,既有波德莱尔、兰波以降的法国象征主义传统的承续,也有垮掉派等美国先锋写作技法的发挥,同时也体现了迪伦民谣/蓝调的平民美学色彩和底层关怀基调,以及他一贯的虚无主义和叛逆精神。
2016年,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鲍勃·迪伦。
命运弯折,绕成一道奇妙的回路,阁楼上的“书虫”仍是成为了一个另类的文学作家。
永恒的地下偶像:
文章来源:《文学少年》 网址: http://www.wxsnzz.cn/zonghexinwen/2020/0926/678.html
上一篇:文学如何创造新人形象
下一篇:历届茅盾文学奖作品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