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简介:
李东华,山东高密人,曾任《人民文学》副主编,现任鲁迅文学院副院长。出版有《少年的荣耀》《薇拉的天空》等作品20余部。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十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等奖项。
《焰火》是作家李东华全新创作的一部关于青春励志、心灵成长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成绩出众却相貌平平的女孩艾米为主线,刻画了艾米、哈娜等一群青春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真实内心世界。日前,李东华接受记者采访。谈起新作,她表示,自己一直确信,青春年少时一个人闪闪发光的美德,会像焰火一样,拥有照亮自己和他人一生的力量。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朱德蒙
要把青春放到整个生命历程中看待
记者:《焰火》 荣获央视2019年度“中国好书”,您希望这本书能够给读者带来什么样的体悟呢?
李东华:青春,可能它在生理上会有一个时间节点,就像你会慢慢长大,青春也随之过去。但从精神层面讲,我认为,青春它一旦发生了,就不会消失。我们说生命是一条河流,那么从上游源头流下来的水,无论是清澈的还是浑浊的,它都会一直在这条生命的河流中流淌着,青春也是如此。
所以,青春,它应该是非常值得我们去珍惜的,因为它会影响人的一生,甚至会影响我们的下一代,影响更多的人。青春文学,它讲的也不是一个仅仅关于青春期的故事。我们要把青春,放到整个生命的历程中去看待。
记者:您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同时您也是一位儿童文学评论家,您是如何平衡这两个身份的呢?
李东华:我最初到中国作家协会工作,是做儿童文学委员会的秘书,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进入了儿童文学的创作中,同时,因为工作的需要,我也要做一些文学作品的研究,所以,写作,又基本变成了我个人的爱好。当然,这两者之间是互相促进的。比如我们做研究的时候,会需要你必须去阅读很多的书,这样就让你有了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此外,你在评论的时候,往往可能会有眼高手低的时候。那么,如果你也从事写作,你就会知道,作家真的很不容易。所以,评论工作,也会让我更加体谅写作的难处。
和写作有一种先婚后爱的感觉
记者:您如何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又为何对儿童文学情有独钟呢?
李东华:我和文学创作有一种先结婚后恋爱的感觉。因为我父亲很喜欢文学,但他自己由于一些原因,没能够去尝试写作。就像很多的家长一样,他就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去实现他这个没能实现的愿望。于是,在考大学报志愿的时候,我父亲说北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北大的中文系又是最好的系,所以,我就报考了北京大学的中文系。
我最初选择儿童文学创作可能不是一个主动的选择,虽然我现在对它非常的热爱。在大学的时候,我和很多中文系女生一样,喜欢的是张爱玲,但工作之后,我有了一个从喜欢张爱玲到喜欢冰心的转变。冰心先生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我对这句话深有体会。儿童文学,让我渐渐感受到,它不仅仅是一种文体,更是一种信仰,因为无论哪一种文学类型,都没有像儿童文学这样,是非常彻底的摆脱了人类的中心主义。在其他文学门类里,更是看不到可以像儿童文学这样,把一只小蚂蚁,一只小老鼠,一片树叶作为主角。我认为,儿童文学虽然看上去很柔弱,但它对坚硬的丛林法则,却有着非常不妥协的一种原则,这也让我对儿童文学情有独钟。
记者:您对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有什么建议吗?您自己是如何撷取创作素材的?
李东华:这个时代的发展速度特别快。我有时会去学校和同学们见面交流,我发现,即便一天,他们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对一位创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该如何去了解这个时代的儿童,并能够真正的走到他们内心去。不能仅从一些网上的二手资料出发,从二手生活出发,更不能从一些碎片化的经验出发,要想办法走进当下孩子的内心去,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够写出真正打动他们的作品。
如何撷取创作素材,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难题。我最早的创作可能更加依赖于个人的一些童年经历,但这远远是不够的。所以,从2017年开始,我到湖南、山东等地的一些乡村去调研和采风,去了解乡村孩子,了解他们的生存现状和阅读,尤其是那些留守儿童。每次当我去了后,我都很感慨,因为它和我原来预设的一些想法很不一样。当然,要把这些现实生活的采风和调研转化为文学创作,需要有一个过程,不能急功近利。
文章来源:《文学少年》 网址: http://www.wxsnzz.cn/zonghexinwen/2020/0924/668.html
上一篇:《陈情令》手游亮相第四届中国“网络文学 + ”
下一篇:小学文学社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