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一个作家取之不尽的创作宝藏和资源。看到流动的水,丰饶的土地、庄稼以及淳朴的村民,我们会隐约感觉到实景与作品之间的对应关系。
7月20日20:00,走近六位当代作家故乡的文学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将正式亮相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文学的故乡》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出品,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制作,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提供学术支持。这也是国内纪录片界首次深度聚焦中国当代文学和作家,以纪实影像为载体寻找文学的发生与萌芽,为中国当代文学存像。
从2016年夏天开始,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率团队跟踪拍摄了莫言、贾平凹等6位作家回到故乡的踪迹和对故乡的感受。与莫言一起回山东高密东北乡,跟着阿来去四川嘉绒藏区,随着迟子建到东北漠河,随着贾平凹下商州,看刘震云如何走中原、毕飞宇的苏北水乡是什么模样……北有迟子建,冰天雪地;南有毕飞宇,水乡;西有阿来,藏族作家,这是一个高山,半农半牧;再往里走有秦岭,贾平凹;中原有刘震云。覆盖大半个中国。而且,这六位作家多集中在“50后”、“60后”。这一批作家从乡村社会走向城市的过程当中,获得丰富的体验。他们的书写生动地折射出中国从一个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从农业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的这样一个巨大的历史转换进程。
阿来:“整个川西北高原,都是我的故乡”
在纪录片里,阿来回到他少年时代极力逃离的故乡马塘,有激发最初诗歌冲动的梭磨河,改写命运的松岗水电站,青年时代调研的土司官寨……他带着一台相机,沿途随时随地拍摄植物花卉。在卓克基土司官寨,追踪《尘埃落定》的原发地,听阿来讲述卓克基土司官寨的前世今生。对着镜头阿来还讲述了《尘埃落定》创作开始的起因和写作状态,“我没有构思过《尘埃落定》。我就想起一个很好的场景,想起一句很好的话。就作为小说的开头。我就往下写。我觉得不用刻意安排。对于这部小说,我觉得自己连一个话剧导演都算不上,而更像一个话剧的美工师。我搭了一个舞台。这就是这个小说的空间。右边有一扇门。什么人物推门进来,我都不知道。但是人物一旦推门进来,他们就在我搭建的舞台上互相认识,产生联系,发生冲突,变成一台戏剧。”阿来还进一步阐述自己的小说观,“小说就是一个探索各种可能性的过程。小说中的人物,存在各种可能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只能做一个选择。”
作为一位作家,阿来对于自己的故乡,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对于故乡,我曾经很不爱,现在有点爱。我不想美化,也不想丑化它。我所有的书写,都想还故乡一个本来的面目。其实故乡也是我们自己的一个投影。写故乡也是写自己。我不认为,我必须回到我出生的那个村子才叫回到故乡。我把故乡放大,整个川西北高原,都是我的故乡。”
与摄制组一起行走高原,阿来想起一个词“生命共同体”:“很多时候做文学的人就是关注人跟人的关系,其实,如果在青藏高原行走,有时候一整天一个人都碰不见,碰见的是花草树木,碰见动物的几率也不大。回到那种环境当中,可以更强烈地意识到我们的生命跟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我们跟自然的关系其实是非常疏远的,可能它在哺育我们、包容我们,但是我们对它非常疏离、隔离。”
总策划:用记录的形式对准作家,有助于文学的大众传播
在《文学的故乡》中,我们将可以看到,贾平凹回到秦岭深处的棣花镇,挤在街边的桌子上,吃着小时候常吃的食物,不变的乡音,不改的口味,将他淹没在人群中。跟着贾平凹寻访他出生的祖屋,《秦腔》里的清风街,以及《高兴》里的原型——刘高兴。如今刘高兴已经成为名人,模仿贾平凹写字写书,向游客兜售,把自己的家变成了旅游点,不用再外出打工。他紧紧握着刘高兴的手,调侃着:“你现在比我有名了”,话语里带着陕西汉子的直爽。“故乡是以父母存在而存在的,只有父母在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故乡。”
刘震云在拍摄过程中想起了许多,“我回头看了一下自己的作品,我写得好幼稚。但是幼稚的作品里面我发现我每一句话是老实的、质朴的,是不精明的、不算计的,特别是一个作者和他书里人物的关系,我没有算计过书里的人物,我是一个笨人。这是我能够写作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动力。”
迟子建是这纪录片整个系列中唯一一位女作家。多年没有回到北极村的迟子建用眼泪敲开了故乡的门,这正是她小说里的北国世界:《北极村童话》《逝川》《额尔古纳河右岸》《群山之巅》故事发生的空间。当毕飞宇终于找到那片开满油菜花的故乡,看到儿时时常经过的小桥,不免激动起来,转身看到幼时居所的瞬间,毕飞宇指着家的方向,哽咽着掩面而泣,久久无言。
文章来源:《文学少年》 网址: http://www.wxsnzz.cn/zonghexinwen/2020/0721/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