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此刻,聪聪正走在秋高气爽的田野。
他望着蓝蓝的天空,几朵硕大的白云缀在天边,仿佛是儿童画涂抹的装饰。聪聪是个充满好奇的孩子,12岁的他已经知道,这种乳白色的云朵是地面的热气上升,在秋天稳定的天空中聚集的结果。看着想着,他的心就飞到了那白白的云朵上边,一个人就在那里自由地翱翔。
可他的脚还踩着坚硬的土地,聪聪收回幻想,目光开始搜寻路边的灌木丛,他今天出行的目的是剜一些秋天二茬的叶嫩汁多的“鹅了食儿”,回家喂兔子。当然,在这光明磊落的目的下,他还想要是运气好的话,就捉几只长着长长尾巴却不会鸣叫的雌蝈蝈“山叫驴”,用细线拴到后园的草丛里,让它往土里产卵,等到来年孵很多小蝈蝈……
聪聪的目光搜寻到另一种动物,确切说是一起凶案的案发现场:路边的树丛里,尖锐的荆棘刺上,赤条条倒挂着一条蜥蜴。这蜥蜴有多半拃长,挺肥硕的,可荆棘刺很生硬地刺进了它的脖颈……聪聪的兴趣一下集中到这案发现场上。
2
聪聪对古今中外的探案故事很感兴趣,常缠着当刑警的大表哥讲探案,什么现场勘查、案情分析、排查线索,等等。现在,他就从一名侦探的角度来审视这蜥蜴的谋杀案了。
“七月鸣”, 这贝字加个鸟字的鸟,其实就是伯劳鸟,现在全球还有不同的种群存在,在我们这里被称为“虎皮喇子”,挺凶的一种鸟,吃昆虫、蜥蜴和田鼠等。依我看,它的嫌疑最大,当然还要深入调查。
鸡是禽类,暂且把莎鸡算作鸟吧!也记上。
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质量的保障,但是习惯不会凭空养成。整本书阅读正是培养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整本书阅读要求学生必须自学、自读,自己去理解书中的内容,教师不仅会就他们不理解的内容进行讲解,还会对他们进行方法的指导。由于整本书在内容上有连贯性,有利于吸引读者兴趣。我们可以从简单有趣味的读本入手,如小说、诗歌、人物传记等,然后随着学段的不同,有针对性的提升阅读难度,增加文章的长度,使学生在不断的过渡中掌握阅读方法,逐渐可以阅读一些难度较大的读本,比如,哲学著作、学术著作等。这样循序渐进的学习,对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很有帮助的。
世界上真有能让蜥蜴入蛰的仙草吗?
博士外公不动声色地听了聪聪的讲述,微微一笑。聪聪就猜到外公肯定了解蜥蜴挂在荆棘上的奥秘,要不怎么叫博士外公呢!但外公不告诉他答案,而是一种朋友式的循循善诱。
安徽省宿州市作为安徽省内农业大市,拥有丰富的地方特色农产品资源:砀山酥梨、砀山黄桃罐头、萧县葡萄、符离集烧鸡、夹沟香稻米等等。宿州市特色农产品交易主要以个体到个体或者个体到企业形式为主,包含的商业主体主要是中小型企业和个体农户。在当前互联网经济浪潮下,更多的商业销售需要虚拟电子商务和线下实体交易综合。在宿州市特色农产品销售过程中,贸易双方缺乏专业、有效的销售管理系统运营特色农产品,因此,研发面向区域特色农产品的销管理系统是迫切和必要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聪聪明白了蜥蜴自杀是人类创作的童话,是告诫小朋友
要虚心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
唔!从现场荆棘刺进蜥蜴脖颈的程度分析,这需要有超过蜥蜴自身力量的较大外力,单凭蜥蜴自身绝对做不到。再从物种分析,蜥蜴是变温动物,冬天入蛰就是进入睡眠状态,是物种应付自然环境的本能。聪聪相信科学,传说往往靠不住,因此他基本否定了自杀说。
他杀——基本可以肯定。谁杀的呢?再详细观察灌木丛周围的现场,灌木很密,荆棘刺又多,人不易靠近挂着蜥蜴的地方,地上也没有攀踩的痕迹,这就否定了哪个顽皮的孩子恶作剧的可能。
聪聪就想到了鸟。什么鸟呢?聪聪首先想到鹰,鹰是猛禽,捕食小鸟、老鼠、蛇和蜥蜴等,可鹰吃食相当凶猛,仿佛一辈子没吃饱的样子,它不可能把一条蜥蜴挂到灌木丛上离开。
将三相逆变器等效模型通过坐标变换得到d-q轴下的等效受控源模型[14],根据逆变电路等效关系求得逆变器-电机系统归算到直流端等效的开环阻抗为:
再想,就想到了白鹭,这种被人称为“直肠老等”的鸟,站在原野里半天不动,专等蛇、青蛙和蜥蜴等从附近经过,它便伸脖探嘴,一啄再啄,几下就吞肚里,接着再等,吞进肚里的食物就变成稀稀的白屎排泄出来。
还有什么呢?聪聪又想到了喜鹊、布谷鸟等体形较大的鸟,一一分析,虽不能完全排除嫌疑,但作案的可能性都不大。
聪聪就坐在路边的土岗上,盯着那挂在荆棘上的蜥蜴,苦思冥想。
猛然想起了什么,聪聪就急急忙忙回家了。
3
聪聪回到外婆家,就跟他的博士外公汇报了蜥蜴挂在荆棘上的情形,他一边讲一边比画,脸都急红了。
其实聪聪的外公不是什么博士,只是一名退休的小学校长,可在聪聪的眼里,外公知识渊博,因此被他给封了个博士外公。
未来,盛通印刷将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工业信息化技术,聚合需求、进行产能升级,提升出版综合服务能力。
聪聪是城里的孩子,今年夏天,已读小学四年级的他被外公“逆袭”带到乡下上学,让他丰富一下农村的生活经历,没想到他比农村的孩子还野,皮肤晒黑了,生活也泼辣了许多,外公外婆和他的父母看了暗暗高兴。
更可贵的是,他还保留着对农村生活的新鲜兴趣。
小蜥蜴为什么不跟大蜥蜴去找仙草?
果然,博士外公从书架上拿出一本带着注释和译文的《诗经选读》,递给聪聪说:“读这《诗经》能多识草木鸟兽之名,了解农村田园生活的一些常识。今天你读读《七月》这篇,就能找到蜥蜴挂在荆棘上的答案了。”
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真的?聪聪眼前一亮。
4
这本《诗经选读》的纸已经发黄,书中还勾勾画画,聪聪判断应是博士外公年轻时的读物,要比自己的岁数大得多。刚来外公家时,聪聪就翻看过这书,虽然那句子挺有趣的,可文字太难,又没插图,掐头去尾读了几篇简单的,什么“关关雎(jū)鸠(jiū),在河之洲。窈(yǎo)窕(tiǎo)淑女,君子好逑(qiú)。”“蒹(jiān)葭(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随着兴趣转移,就放回书架了。
现在,聪聪带着强烈的目的来读这《七月》了。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bì)发,二之日栗(lì)烈。
无衣无褐(hè),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sì),四之日举趾(zhǐ)。
1.4 疗效判定 好转:临床症状好转,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下降5分以上,且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逐步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MELD评分无下降,或患者病情恶化、死亡或需行肝移植。MELD评分计算公式:R=9.6×ln(肌酐mg/dL)+3.8×ln(胆红素 mg/dL)+11.2×ln(INR)+6.4×(病因:胆汁性或酒精性 0,其他1)。
道德与文化都是与人类共生存的,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当下大数据时代,文化建设面临多方面挑战,出现了一种逆道德、反道德思潮。一方面是文化领域里道德的缺失,主要表现为文化的物化趋向,出现了泛商品化、消费化等现象;另一方面由于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汇,中国传统文化一定程度出现了消解,导致了绝对价值的遮蔽,使文化的发展缺失了主导性价值目标。加强文化与道德关系的研究特别是道德的文化价值,对于推进新时代先进文化建设,减少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
田畯(jùn)至喜……
这篇《七月》似乎更难一些,篇幅也更长。聪聪一边读,一边翻看篇后的注释给生僻字标拼音。借着拼音,总算能读下来了,读着读着,聪聪就停了下来,这《七月》对一个12岁的孩子来说还是显得生涩。
博士外公就走进书房和聪聪交流,互动。
博士外公兀自开始高一声低一声地吟诵。
聪聪静静倾听,虽然还是不太懂,但这一回他感受到了诗的意境,还有那循环往复的韵律美。
接着,博士外公就这《七月》的第一节,给聪聪讲了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是“七月流火”,现在不少的人都给理解错了,造句也给造错了。“七月流火”翻译成白话就是“七月的火星向西偏”。七月是夏历,也就是现在的农历,或叫阴历。流,即像流水一样移动,诗中指的是头顶的火星开始向西偏。这一句描写的是季节的变化,不是形容七月的天气炎热。
二是这一节里涉及两种历法,七月、九月用的是夏历,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用的是周历,从诗中可以了解当时是两种历法并用。直到现在夏历还保留着,和公历并用。而周历似乎不太符合四季的变化,被淘汰了。
聪聪就想,我的作文不也人云亦云,用“七月流火”形容天热嘛!嘿,不好意思,今后再不犯这样的错误了。
突然一转,聪聪的思维又回到蜥蜴的案子,他就开始缠博士外公。
其中,参数r1表示非耐用品在复合消费品中的权重,v表示耐用品与非耐用品之前的替代弹性。消费者从复合消费品Xt获得正效用,而从非耐用品部门就业与耐用品部门就业中获得负效用。具体的,消费者优化行为决策目标为最大化如下函数:
博士外公就布置了下一步的探案方法。
5
博士外公让聪聪找出《七月》里所有涉及到鸟类的句子。
聪聪恍悟,原来杀死蜥蜴的作案者真的是鸟啊!
聪聪就像抓贼似的,盯着《七月》,从头开始一句一句地寻找。
第一句:“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一下就逮着一只,仓庚就是黄莺。聪聪有点儿沾沾自喜,忙写到小本子上,他不想给博士外公留下个毛毛糙糙的印象。再说,侦查员不都有一个办案的记事本吗?
第二句:“七月鸣(jú)。”
这是个贝字加个鸟,还不知是个什么鸟呢?先记上。
保持涂料配方体系中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和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1-丙酮(907)的质量比不变,逐步增加聚氨酯丙烯酸酯(B-286c)的用量,配制出一系列紫外光固化涂料。聚氨酯丙烯酸酯(B-286c)对涂料固化膜柔韧性、耐冲击性和硬度的影响见表1。
第三句:“六月莎鸡振翅。”
一段伤感的故事,聪聪听时就发问,问讲故事者,也问自己:
再找,直找到《七月》的结尾,没有。
聪聪不敢大意,又细细寻找一遍,确定没有了。
他拿着小本跑出书房,在菜园里跟博士外公汇报。
外公笑眯眯的,拿起小本细细查看,只见他点头,又轻轻摇了摇头。
找完了?
找完了。
博士外公领聪聪回到书房,边走边说,我们开个案情分析会。
案情分析会?聪聪窃想,挺穿越的,博士外公还会这破案的专业术语呀!
一老一小两人的案情分析会上,博士外公俨然成了专案的领导,局长、队长的角色,聪聪则是个一线具体侦破的侦查员。
唔,前一段案子线索的查证工作,聪聪同志严肃认真,把可能的线索都捞上来了,下面我们一一加以研讨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仓庚就是黄莺,一种美丽优雅的鸟,诗词歌赋里往往借它描写春天的美好。杭州西湖就有“柳浪闻莺”一景。是鸟就要吃食,当然这是指真实的活着的鸟,黄莺吃不吃蜥蜴?我不了解,但我们这里已经好多年见不到黄莺了,定时定位,黄莺不在作案现场,所以基本排除。
自杀——聪聪听说过秋天的蜥蜴自杀的故事,说是每到秋天,一些当年出生的小蜥蜴不会找仙草,它便入不了蛰,熬不过冬天,就只好选择自杀了。
至于“六月莎鸡振翅”,我的聪聪侦查员同志,莎鸡不是鸟类,也不是禽类,而是一种类似屎壳郎的甲壳昆虫,飞时嗡嗡作响,像过去摇车纺线的声音,所以又被称作纺织娘。但它吃不了蜥蜴,却可能会成为蜥蜴的猎物……
同我妇子,馌(yè)比南亩。
聪聪听了就有点儿窘,刚开始读《七月》时,还看过那注释,知道莎鸡就是纺织娘,怎么回头就忘了呢!
综合上述的分析,伯劳鸟作案的嫌疑最大。现在我命令,侦查员聪聪同志,上网,锁定嫌犯伯劳鸟。
6
聪聪得到批准,就用他从城里带来笔记本电脑上网百度,结果顺利得很,一下就查到了伯劳鸟。
目前,酿酒过程中高效利用低压二次蒸汽已成为国内外节能的重点研究和攻关方向,酿酒工业二次蒸汽的汽化热如都可以回收利用,则生产汽耗、耗标煤量均能在原基础上大幅度地降低。该系统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性能可靠,配上自动控制,与工艺自控系统联网,可确保节能效果。目前酿酒过程二次蒸汽回收这一节能降耗的新技术已被多家酒厂采用,取得了预期的节能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聪聪心里一阵激动,忙看那词条:
伯劳鸟是一种食肉的小型雀鸟,又名:百罗鸟、伯劳头,生性凶猛,是食虫的鸟类。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嘴形大而强,上嘴先端具钩和缺刻,略似鹰嘴。伯劳鸟翅短圆,通常呈凸尾状;脚强健,趾有利钩;性凶猛,嗜吃小形兽类、鸟类、蜥蜴等各种昆虫以及其他活的动物。
伯劳科鸟类性情凶猛,有“雀中猛禽”之称。常立于高处俯视,伺机而动,捕捉昆虫、蛙、蜥蜴、小鸟和鼠类等,有把尸体插在棘刺上撕食的习性,有时不全吃掉,用这种方式储存食物。故有人称其为屠夫鸟。
伯劳古称“”。
聪聪就体会到了水落石出豁然开朗的感觉。
乘胜追击,聪聪又看那图片,猛然醒悟,这鸟我看过呀!
4.2.1 餐饮服务单位应采用电子显示屏、透明玻璃、矮墙等方式,向消费者公开厨房环境卫生、冷食类食品加工制作、生食类食品加工制作、烹饪和餐饮具清洗消毒(使用洗碗机进行清洗消毒以及提供一次性和集中清洗消毒的餐饮具除外)等重点区域的食品加工操作过程。
还是两个月前,聪聪刚来外公外婆家时,在村边打麦场的电线上,他就看到了这种鸟。
看它飞来飞去挺张狂的,原来,它是等待麦场出现的田鼠呢!
这位导事,在念诵《指路经》(死者入棺时念诵)之后,就不再参与仪式的其他环节。剩下的祭奠活动,交给其他的人完成。
7
聪聪向博士外公汇报网上查找伯劳鸟的情况。
他预先想好了,像真正的侦查员那样,先一声报告,再啪地一个立正,然后再汇报……结果还是有点儿害羞,一声外公之后,就急急地讲了。
接着又讲了自己曾在打麦场看到过,并进一步作出判断,作案者应该就是伯劳鸟。
讲着讲着,聪聪就萌生了到现场侦查确证伯劳鸟的想法。
博士外公答应了——不,应该叫作批准了自己的行动。
聪聪就开始准备。外公给他找了一件迷彩服,说能起保护色的作用,他又挎上父亲给他买的苏联军用望远镜,打扮得挺像个小侦查员。等到了现场附近,想想,又编了个柳条帽圈戴头上,柳条的叶子还绿,与秋天田野的苍黄有点儿隔色,他就掐了些枯黄的蒿子插在上边……
聪聪隐在一堆玉米秸后边,静静观察。
蓝天,白云,无休无止的秋风,和高低起伏潮水般涌动的虫鸣。
时间仿佛凝滞,聪聪真切地体会到埋伏侦查的枯燥了。
一只蟋蟀蹦来,停了一会儿,又犹犹豫豫蹦走了。
忽然,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聪聪不由得紧张起来,凝睛细看,是只蜥蜴——比挂在荆棘上的那只大多了。只见蜥蜴一下一下地鼓动着下腮,眼睛四下察看,大概是看到了聪聪的眼睛,或是嗅到了人的气味,充满疑惑地爬走消失了。
聪聪眼皮一沉,睡了过去。
睡梦中,一只硕大的堪称巨蜥或鳄鱼般的蜥蜴向他爬来,张牙舞爪。倏忽间一阵飓风,飞来一羽巨鸟,与蜥蜴展开搏斗……聪聪一惊,就惊醒过来。
聪聪揉揉眼睛,又拿起望远镜观察。
这一回,聪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那鸟真的出现在镜头里,形状,羽毛的颜色,跟两个月前看到的一样,也跟网上的一张照片高度相似。而且,它嘴里还叼着蜥蜴,吃力地飞到荆棘丛上,猛地甩头,把蜥蜴刺进荆棘,再用爪撕扯享用。
原来挂的那只蜥蜴它连看也没看。
聪聪静悄悄地观看,享受此次探案的成功喜悦。
但他也有点儿小小的遗憾,要是手里有个带长焦的照相机,把撕咬蜥蜴的伯劳鸟照下来多好。对了,博士外公说伯劳鸟的名字源于一段凄美的故事,还得上网看看到底有多凄美。
不过,通过这第一次的探案,聪聪觉得自己长大了不少。他在心底渴望着下一次呢!
文章来源:《文学少年》 网址: http://www.wxsnzz.cn/zonghexinwen/2020/0513/345.html
上一篇:小丈夫传说
下一篇:玛雅人玛雅人,你们在哪里?